氰化浸金過程介紹(氰化亞金鉀)
發布時間:2018-05-14 16:04:35 點擊數:3442次
用含氧的氰化物溶液把礦石中的金溶解出來的過程叫氰化浸出?,F在,無論從工藝、設備、辦理或操作等方面都已日臻完善。如前所述,金在含有氧的氰化物溶液中的溶解,實質上是一個電化學腐蝕過程。
浸出過程中主要使用的藥劑是氰化物和保護堿兩種。
?。?)氰化物
工業上用于氰化法浸出金的氰化物主要有氰化鉀(KCN)、氰化鈉(NaCN)、氰化鈣[Ca(CN)2]和氰化銨(NH4CN)四種。
在生產中常用的氰化物是氰化鈉,它是一種劇毒的白色粉末,商品氰化鈉一般壓制成球狀或塊狀。
工業上也有用氰熔體作為浸出藥劑的。它是將氰化鈣、食鹽和焦炭混合后在電爐中熔化而成的一種混合物。除了含40%~45%的Ca(CN)2和NaCN以外,還含有一些對氰化過程有害的雜質,如可溶性硫化物、碳以及一些不溶性雜質等。其特點是價格便宜,但用量大,約為氰化鈉的2~2.5倍。為了消除有害雜質的影響,使用氰熔體時應進行預先處理。處理辦法是通入空氣激烈拌和或往溶液中參加適量的鉛鹽。
在理論上,溶解1gAu只需耗費0.5g氰化鈉,但在實踐生產中,氰化物的耗費值為理論量的20~200倍,乃至更高一些。耗費量的多少主要取決于礦石中能與氰化物起反應的其他成分的含量。
?。?)保護堿
保護堿主要是為了保持氰化物溶液的穩定性,削減氰化物的水解丟失。使堿在氰化浸出中的參加保持在浸出槽或者是氰化原礦的磨礦過程中。當礦石成分雜亂,含有一些比如磁黃鐵礦之類對氰化過程有害的礦藏時,保護堿在磨礦過程中參加,有利于這些有害礦藏氧化或構成沉積除去。
保護堿可以是氫氧化鉀和氫氧化鈉,但更常用的是價格便宜的石灰(氫氧化鈣)。如若處理含金碲礦這類需要強堿度的礦石時,仍是用氫氧化鈉為好。
保護堿的參加量應當適量,一般維持礦漿的pH為10~11即可。此刻,礦漿中CaO質量分數約為0.01%~0.02%。過低不良于避免氰化物水解,過高雖然能促進帶負電荷的硅泥絮凝,有利于礦漿沉積和液體凈化,但對金的浸出速度有明顯的不良影響。